在去年的“好記者講好故事”活動中,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交通經(jīng)濟中心記者范雪講述“網(wǎng)紅許凱和他的德善愛心廚房(抗癌廚房)”的故事,感動了無數(shù)人。范雪也因此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優(yōu)勝選手稱號,成功入選全國宣講團。西安疫情發(fā)生后,范雪又一次來到德善愛心廚房,因為這個抗癌廚房此時變成了抗疫廚房。
十幾天前,這個廚房還是癌癥患者家屬做病號飯的共享廚房。在疫情管控升級后,德善愛心廚房召集30多位志愿者,每天免費做1000份愛心餐,送給一線抗疫人員和在附近看病滯留的患者。
(許凱給滯留患者送飯)
愛心志愿者中有人因為所住的小區(qū)屬于封控區(qū)不能出入,便在車上過夜,第二天一大早繼續(xù)工作。廚房做的是大鍋飯,需要的空間較大,所有的志愿者只能在寒冷的戶外來完成每一項工作,而且一站就是一整天。記者采訪一天下來,手已經(jīng)凍得怎樣都劃不開手機,腳凍得晚上用熱水泡了很久才有知覺。但志愿者們每天如此,他們卻說:“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,直到疫情結束。”?
廚房里大家洗菜、切菜、炒菜、分裝……齊心協(xié)力,井然有序。這里的廚師也是志愿者,他曾在西安的五星級酒店擔任過主廚,他說:“看到一線抗疫的人這么辛苦,別的忙我也幫不上,咱就擅長干這,能幫就幫一下!”
一天下來,有很多不留姓名的愛心人士送來糧食蔬菜,廚房很快就被一車車的物資堆滿,其中一位愛心人士眼里噙著淚花說:“前幾天我看到幾個學生吃不上飯,咱這廚房給他們送,我就很感動,因為,我的孩子和他們一樣大……”
愛在匯聚,愛在傳遞,愛在延續(xù),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愛心互助的溫情與善良,更看到了每一個人與疫情抗爭的勇氣和決心。
疫情期間,由交通經(jīng)濟中心制作播出的短視頻《從抗癌廚房到抗疫廚房》在多個新媒體端傳播,總傳播量突破1000萬次。寒冬中,總有一些讓我們感到溫暖的人和事,讓我們一起用愛心和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。
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(臺)部署2025年工作:推動陜臺特色陜西氣派廣電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
· 2025微短劇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與版權保護主題活動圓滿舉行 · “守護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意·共筑美好生活”知識產(chǎn)權宣傳周活動圓滿收官 · 影視公司出品電影《援藏日記》3月18日舉行全國首映禮